以下是我在書裡摘錄出來比較有感覺的部分:
- 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都是以目標為取向,過程不重要,從學校裡的成績系統就可以看出來,學校的排名都是以最後成績為主。因此,為了考出好成績,會有一些人作弊,但在這過程裡得到了成績,卻什麼都沒學到,這樣的結果論會大大影響到我們平常練習時的心態。
- 如果練習的時候一直把目標放在心裡,反而會阻斷成長。如果你的目標會讓你批判自己,那這就是誤用能量。比方說你用大師的表現來激勵自己是OK的,但你拿個人進度來和大師的表現比較,只會讓自己失望,那就不對。
- 自己對自己的批判並不客觀,人對完美/理想的觀點也一直在改變。
- 在練習時感到不耐煩,是表示自己並沒有活在當下,有兩個方法可以培養耐心
- 學會覺察內心對話,觀察自己的腦內雜音是否逐漸大到到自己也被捲入、無法控制
- 瞭解任何事情都沒有所謂的完美達成,並且接受這件事。
- 在平時練習時可以運用4S來協助練習過程。
- Simplify 簡化 – 針對目標先就其本質簡化,但目標需要在能力內。
- Small 縮小 – 切割整體目標,把大目標分割為小目標。
- Short 簡短 – 要求自己短時間內投入其中。
- Slow 放慢 – 在練習時,故意放慢速度,讓自己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
- 在練習時靜心的方式: DOC輔助法(讓自己跳到第三者的角度)
- Do 做 (不要管負面情緒,反正先練習就對了)
- Observe 觀察 (觀察自己在練習時的表現跟狀態)
- Correct 糾正 (看看有沒有辦法修正)
其實我覺得本書在強調的是不要批判自己,在學習新東西時,反覆練習的過程裡常常是痛苦的,比方說明明讀了10次還是背不起來的單字,或是練吉他練了很久還是連基本和弦都彈不好,這種時候如果以結果導向(想精通一門語言)來思考,當然很容易會陷入負面情緒(ㄇㄉ別人都可以聽懂新聞了但我連貴賓狗這個單字都背不起來???),這種情緒對於學習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我覺得假如把自己的心態調整成:對,我就廢,所以我現在才在學啊。感覺會好非常多(這是我目前的方法),還有就是刻意去忽視練習帶來的痛苦,覺得痛苦的時候,我會看著那個痛苦說:「喔,知道了」。因為這個痛苦就是個沒完沒了的東西,像我學英文已經學了幾十年了,在全英文環境工作也超過3年以上,儘管如此,在面對英文時,還是偶而會有那種撞牆痛苦的感覺,所以面對這樣的痛苦直接忽視對我來說才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怎樣都一定會痛啊,那何必那麼在意呢?
這本書裡我很喜歡的一點就是自己對自己的批判是不客觀的,這句話把我多年來自我批判留下來的傷害給梳理開了,過去一直覺得自己哪裡做不好、自己笨、哪裡不對,對自己有著錯誤的認知,然後用這樣的認知很慚愧/痛苦的活著,但其實這些一點都不客觀啊,而且說真的就算交由別人來評斷,也不會準到哪裡去,既然如此何必追求正確答案呢,好好以自己的樣子活著,每天都知道自己有在成長就好了,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