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嗯,距今好像也不是太久,假如在一篇文章裡附上這句:作者旅居國外,似乎整篇文章就會變得很有公信力。

旅居國外在當時彷彿是種有國際觀的象徵,不管你是怎麼出去的,技術移民或是留學,只要旅居國外好像就高人一等,成功脫離鬼島,非常令人羨慕。

然而在近十年的台灣,出國早就已經不再遙不可及。尤其是隨著打工度假簽證,出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在國外觀察到不同的現象,若覺得有趣或值得探討,也會寫成文章發表在網路上。

這樣的動機並非為了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分享,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不同的觀點,進而反思台灣社會或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看到的層面原本就不同,這樣的分享能夠幫助大家突破原本對於「國外」這個概念的模糊想像。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環遊過世界,藉由不同國家帶回來的不同故事,讓沒有去過的人可以看到這個國家的某個或許沒被發掘過的一面。

旅行者分享的是自身的經驗,沒有單一絕對

每個人的經驗和觀點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人在巴西遇到的經驗,未必和另一個去過的人相同。但在台灣很神奇的一點是,許多人對於媒體資訊抱持著一種相當高也相當低的標準,一方面對媒體的垃圾新聞照單全收(明星離婚、一段 3 分鐘的新聞重播 8 次車禍事發經過……);一方面當旅遊作家發表與讀者本身意見相牴觸的觀點時,大家的高標準卻又出現了,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用自己的觀點去反駁,最主要是因為這些發表旅遊作家文章的網路平台和媒體巨人(電視台、報社)相較起來是更小的,而旅遊作家通常也是用比較平易近人的口吻來描述,感覺起來比媒體巨人更好欺負得多,在網路平台發表也讓人可以簡單快速的留下反駁言論。

和正規媒體提供的資訊不同,記者的文章之所以被攻擊,可能是因為他們未經求證便報導出來誤導民眾;旅遊作家提供的是自身經驗,和事實與否並無相關,經驗沒有絕對,也不會因為被平面媒體發表出來就成為既定事實。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認為平台刊登作者經驗的文章便是一種對於事實的認證,也因為這樣的錯誤認知,讓很多旅遊經驗分享文的留言區淪為網路戰場。最常看到的一句是:「我在 XX 國的時候才不是這樣子,作者真的有出國過嗎?請作者不要誤導別人」。

這樣的假定事實上非常自大也非常狹隘,這句話的前提便是認定了其他讀者沒有判斷能力,只有自己有,所以跳出來帶頭呼籲。有些人為了滿足這樣的感覺,甚至會選擇性的誤讀文章(或是真的看不懂誤讀)以挑起戰火,在網路上顯示自己想法獨立的一面。

然而別人真的需要你們的呼籲嗎?

曾幾何時出國後分享相關經驗變成了一種罪惡,只因為自己看到的角度和別人不同,便淪為眾矢之。仔細去看看這些在底下留言開罵的人,很多都搞不清楚文章重點,又有幾個是真的看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為什麼在提到某些台灣人的行為時,他們會迫不及待的對號入座,彷彿被踩到尾巴般的跳起反咬?

或許這些人還抱著以前的舊觀念,認為自己出國旅遊過就有了比別人更多的國際觀,但同時又瞧不起其他出國旅遊過的人,認為其他人怎麼可以只是住過國外一陣子,就發表這樣好像以偏概全的廢文。如此矛盾的心態,會驅使這些人在看見和自己不同的旅遊觀點時,毫不思考的反擊。

可以交流,但不需要批鬥指責

我在澳洲時,常常跟一群背包客聚在一起聊天,大家來自世界各地,也去過不少地方,每次話題很自然而然地都會轉向每個人在不同國家的旅遊經驗。

有一次,其中一個背包客提到她在十八歲時獨自到法國馬賽旅行,一路上都遇到非常不友善的人,甚至還被計程車司機丟在山裡。她講到那段經驗時氣得跳腳,不停大罵法國人有多可惡,還說她一輩子都不要踏進法國領土,法國人最壞了等等。

但其他去過法國旅遊的背包客並沒有急著跳出來反駁她怎麼可以以偏概全,更遑論質疑她到底有沒有去過法國?因為大家都很清楚這是那個女生的個人經驗,她的個人經驗是她生命中的事實,不是我們這些旁聽者需要去質疑的社會事實。我相信很多人在外旅遊時,很喜歡和陌生人聊天交流經驗,也不會有人在交流經驗時,攻擊對方的經驗分享。但同樣的包容和理解,為什麼到了台灣的網路社會裡面容易消失殆盡?

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除了探索世界,也是一種膨脹自我價值的方式嗎?這個問題或許只有自己才能夠回答。只是旅行這麼獨特的個人經驗,最後卻淪為用來攻擊別人的立場,未免有點可惜。

本文同步刊載於The Crossing換日線